【学术研究】定福庄社区的社会空间不平等研究

wish
发布于 2023-12-24 / 50 阅读
0
0

【学术研究】定福庄社区的社会空间不平等研究

引入

我们将通过城市社会学的视角,深入探究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内不同区域、地段或特定场所之间的社会空间分配和利用不平等现象。我们将寻求了解这些不平等现象在特定社区内的具体表现,如基础设施分布、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以及居民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取多个具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等手段,用定性的方式探索城市社区内的社会空间不平等情况,着重分析这些差异对居民生活和社会互动的影响。我们强调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尝试提出可能的改善措施。

研究背景

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是城市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由法国学者布迪厄和列斐伏尔等人深化和阐述。相对于其他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系统和社会网络,社会空间关注的是行为主体、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它强调了社会空间的结构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对于空间生产下的社会空间理论,城市生态学派对社会空间的理解有所不同,认为社会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互动的场所,关注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齐美尔认为社会空间具有内聚性,存在有意识的边界,强调空间的内部关系。社会距离在他的理论中不仅仅是物理距离,更涉及人际关系的情感维度。戈夫曼则通过《公共空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个体如何组织周围的空间。(社会空间从齐美尔到戈夫曼,刘思达,2023)

综合而言,社会空间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涵盖了个体、位置、互动和权力等多个方面。不同学派和学者对社会空间的理解有所不同,为我们理解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社会空间的研究

对社会空间的研究,前人有这样的研究:

社会空间的多元研究路径: 在研究社会空间的路径中,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研究途径。这包括社区的空间社会学、情境的空间社会学、分配的空间社会学以及生产的空间社会学。这种多元化的路径反映了对社会空间不同层面和维度的研究兴趣。(迈向什么样的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对象的四种路径与反思,营立成,2019)其中,空间的实践性、社会性、人本性和历史性在不同研究路径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空间社会学视阈下城乡空间关系演进研究,宗海勇,2018)

公共空间的转变与困境: 关于公共空间的研究强调了其演变过程和面临的困境。公共空间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观念、社会和物质的三种属性。在管道社会模型中,城市公共空间分为管束型和节点型,成为权力与资本调节的关键领域。(秩序、利润与日常生活——公共空间生产及其困境,杨宇振,2018)公共空间在历史过程中失去了整合性的功能特性,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趋于专门化,但仍具有建立、粘结异化人群间沟通的潜力。公共空间的运动方向与内容虽然受到权力与资本的切割和形塑,但仍可能通过生产反异化、反规训的可能性,具有社会空间的实际意义。

中国语境下的社会空间: 在中国语境下,社会空间研究涵盖了城市空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迁。体制转型、经济结构变迁和社会结构变迁共同塑造了城市空间的演变。这包括城市政府角色的转变、经济利益导向的空间重构、商业价值与市民价值的权衡问题。对城市空间的研究还强调了空间的“同质化”和“不稳定性”,指向了空间变革中的社会经济动态。(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转型期城市研究的“社会—空间”转向,钟晓华,2013)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路径的探究,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空间的研究动态,有助于构建一个更丰富、深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在深刻理解社会空间理论及其研究路径后,我们将采用一种整合性的研究视角展开调查。社会空间既是宏观视角下行为主体、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也是微观视角下个体的社会互动情境。

依据接近性和可获得性,我们选定了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进行深入探究,关注不同区域、地段或特定场所之间的社会空间分配和利用不平等现象,了解这些不平等现象在特定社区内的具体表现,如公共服务空间的分配、居民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以及产业空间的规划发展。不仅聚焦于社会空间的实践性、社会性、人本性和历史性,还关注中国语境下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关系,以求更准确地分析社会空间不公平对居民生活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研究方法和发现

文献调查描绘整体

空间集中化: 无论从朝阳区还是从定福庄的角度出发,公共服务空间、居民区公共空间以及产业空间均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这种集中化现象可能导致某些社区或区域享有更多的资源和服务,而其他地区则相对欠缺。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可能引发社会不平等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互动。

绿地在郊区: 绿地分布同样是集中化地分布的,同时位于郊区,这种低可达的特征对于居民的享用造成了阻碍。这种郊区绿地的集中分布可能导致一些居民无法方便地享受到自然环境,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交互动。

横向的发展,纵向的式微: 定福庄本身位于北京市的横向中轴线上,而且在朝阳区的规划中也融入到CBD—定福庄文化传媒产业带中,这一条横向的规划带使得定福庄的社会空间存在横向发展而纵向式微的情况。在定福庄中,横向更多代表着产业的发展和工作的流向,而纵向则代表着人的生活线和通行线。横的偏向,实际上反映了在这个区域中以人为主的宜居要素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的情况。

由此,我们将展开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探讨其中深藏的情况和原因。

实地调研发现细节

调研地点选取: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集中在文献调查中发现的公共服务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展开了广泛的观察,在以下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场景中最终选取了大黄庄南里、定福家园两个居民区以及DREAM2049国际文创产业园、万东科技文化产业园进行深入调研。

年轻人在公共空间的缺席?

调研日志: 傍晚时分来到文化广场,这里年轻人似乎已经绝迹,都是一些大爷大妈在玩。尽管昨天下了大雪,但这里打牌,下象棋,打乒乓球的人(好吧不是打乒乓球,是在乒乓球桌上打牌)依然非常多。一般的健身设施没什么人用。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这里活动的老年人以男性为主,能看到成群的男性中夹杂着零星的女性。另有一对老年夫妇带着两个小孩玩,此外没有小孩出没。

大黄庄南里的文化广场作为一个开放的场所,与附近小区居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社区紧邻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却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在这个场所出现。金宝生活中商品的也反映了这个地方的受众主要是年龄较大的人群。紧邻年轻人的聚集地却无法吸引年轻人光顾,这种不对称感吸引我们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深入研究这种现象。

居住区尺度过大,而商铺过于集中

调研日志: 定福庄作为一座新建于地铁口附近的小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与交通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商业区集中分布在地铁口周边。在小区规模较大的情况下,离地铁口较远的居民可能难以充分享受到相关便利。我发现定福家园占地非常大,而底商也集中分布在地铁口一侧,或是与其他小区共享的路口,往往居民走出小区,只有一两处可选择的商铺区,要是选错了路,可能走十分钟也见不到商铺。

相比大黄庄南里,定福家园建设时间更短一些,租户和年轻人也更多。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小区面积都非常大,小区和小区之间的联系却极度稀缺。因此,定福家园居住区的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十分稀疏。另外,这里商铺却相对集中在地铁站周围,这又会影响居民充分享受相关商业区的相关便利。

道路交通压力极大的不均衡

调研日志: 我由南向北走,先经过定福家园南区再经过北区。首先的感受是,在朝阳路上早上九点交通很繁忙,在路旁走觉得很吵很心烦,但一旦从朝阳路上随便拐到一条南北(纵向)的路上,一下就会被宽敞又空旷的双向四车道(三间房中路)震惊到。明明交通需求没那么大,道路为什么修这么宽?

定福家园附近的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在车流量上差异巨大。早高峰时段,横向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但纵向通道上却是一片荒凉,偶尔才有几辆汽车悠闲通过。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政府十分关注横向道路的建设,却忽视了纵向道路的维护。这导致后者街道两旁违停现象十分严重、积雪被随意堆在道路两旁,自行车不得不在道路中央附近行驶。这离居所“最后一公里”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这样的建设在对人的关照上面是否足够,值得我们深思。

产业园内部“潮汐空城”现象明显

调研日志: 总体感觉产业园区内部很荒凉,脏兮兮的,好像一个建筑工地上随便铺了一点路,盖了几座楼就开始招商了。园区内绿化聊胜于无,只是每隔几米十几米种了一颗松树。除此之外,园区里面并没有给上班人们提供室外的休闲区域(运动、休息、就餐……)离园区最近的公园走路路程要 40 分钟以上,员工几乎没有办法在上班期间享受自然景观。 政府在修公园的时候好像只考虑了小区,而产业园区的修建者又不够善良来在园区里多加绿化。感觉员工的个人体验、身心健康、能不能有一个舒适的上班环境被社会忽视了。

在整个朝阳区,大大小小的文创产业园占据了城市不小的空间。然而,作为承载北京文化产业发发展的新型地域,这些产业园内部的“潮汐空城”现象却十分明显。具体而言,夜幕降临、人们下班回家后的产业园内部少见人迹,十分荒凉,大片广场被空置。作为占据城市不小地盘的产业园却只能在白天为人们带来效益,这让我们思考是否有更合理的空间利用策略。

实证研究测量居民感知

针对我们在实地调研中的感受和发现的细节,我们进一步通过问卷、深访的实证研究测量居民的实际感知。我们一方面向北京市大学生发放问卷和进行深访,共收回101份有效问卷和3份深访材料;另一方面面向北京市居民发放问卷,共收回524份有效问卷。我们将通过描述性统计探索问卷中反映的居民感知。

年轻人并非缺席而是错位

我们经过问卷测量发现年轻人实际上也是习惯进入公园和商场活动的,但为何在我们对大黄庄南里的观察中罕见年轻人呢?实际上,居民区的公共空间和产业园区往往并不符合年轻人的调性。一位深访对象提出:*“感觉附近的公园都是老头老太太去的,不适合我们去。”*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年轻人并不是在定福庄的社会空间中缺席了,而是与中老年居民产生了错位。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取向是正常的,但我们担忧的是选取的三个调研地点占地并不小,这么大的范围却不能均匀分布各种人群所需的各种公共空间。这也印证着空间集中化的结论,这是在建设中值得注意的。

居民对社会空间的感知强

我们可以注意到,社会空间作为一个互动的场所,在居民当中的感知是较强的,同时公园广场和商业场所也是居民最常去的空间场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地铁成为居民常去的场景,也与定福庄纵向交通线路的缺失一起反映着居民生活上横纵空间流向的发展不公平。

总结

本文以社会空间的理论视角,对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的社会空间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公共服务空间的分配不均、居民区的规模过大而商铺过于集中、道路交通的压力极大而不均衡、产业园内部的“潮汐空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互动,也反映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不合理性和不可持续性。为了改善定福庄的社会空间,提高其宜居性和活力,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增加公共服务空间的供给和分布,尤其是在居民区内部和产业园周边,提供更多的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居民的需求,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资本的积累。

  • 调整居民区的规模和结构,减少封闭式的小区,增加开放式的街区,增强居民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营造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居住环境。

  • 平衡道路交通的压力和分布,优化横向和纵向道路的设计和管理,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和停放,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升城市的绿色度和美观度。

  • 激活产业园内部的空间利用,增加产业园内部的绿化和休闲空间,提供更多的文化和创意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创业者,打造更加有活力和创新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为定福庄的社会空间带来一些改善和发展,为居民和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社会空间从齐美尔到戈夫曼,刘思达,2023

  2. 迈向什么样的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对象的四种路径与反思,营立成,2019

  3. 空间社会学视阈下城乡空间关系演进研究,宗海勇,2018

  4. 秩序、利润与日常生活——公共空间生产及其困境,杨宇振,2018

  5. 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转型期城市研究的“社会—空间”转向,钟晓华,2013


评论